帳號:guest(3.16.69.143)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作者(中文):蔡宜文
論文名稱(中文):台灣異性戀男女青春羅曼史的性別分析
指導教授(中文):沈秀華
口試委員(中文):游美惠
呂欣怡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清華大學
系所名稱:社會學研究所
學號:9945504
出版年(民國):102
畢業學年度:101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28
中文關鍵詞:性別戀愛親密關係浪漫愛愛情神話現實主義的愛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1341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78
  • 收藏收藏:0
本研究探討「台灣異性戀年輕男女是如何談戀愛?」,試圖分析當代戀愛的公開故事與個人經驗中不同的愛情論述,以及這些論述如何影響研究對象的親密關係型態、生活與他們的性別關係。藉由分析專門討論愛情的大眾文本和訪談二十四位20-34歲的異性戀男女,本研究發現浪漫愛仍是指導當代異性戀青年男女戀愛的最主要論述,只是出現不同的分歧:一為愛神情話(love myth):偶像劇、言情小說、愛情電影中轟轟烈烈、一見鍾情、相信愛能夠超越克服一切的愛;一為現實主義的愛(prosaic-realism):相對於前者而定義,認為愛情並非瞬間可知的決定,強調日常生活的相處以及互惠、平等、健康且成熟的關係。這兩個互相競爭也互相矛盾的愛情論述,是左右當代台灣異性戀年輕男女戀愛與結婚過程的關鍵因素。不過,這兩種論述又有共同的終結,那就是導向浪漫愛的異性戀婚姻,因此「戀愛-婚姻-家庭」連續體更加鞏固。本研究也發現不管是愛情神話或現實的愛,兩者都是性別化的浪漫愛論述。愛情神話往往建立在刻板的性別特質要求與性別分工的預期,而即使是被認為更「進步」 、「平等」的現實之愛論述,其所主張的性別中立也僅是一種去性別的想像,藉由沒看到親密關係中的性別政治,反過來合理化本質化的性別差異論述。從其對於「進步」的需求以及將「平等」納入關係的要求中,可看出台灣年輕人親密關係型態相對於前世代的轉變,不過,此所要求的「平等」,因為忽視結構性的性別不平等,只一味要求表面平等,反而造成女性作為性別結構上不平等的一方受到更不平等的對待,男性作為社會養成而較沒情感能力的一方,也難從親密關係中找到自信與滿足。真正的親密關係平等,仍然需要建立在具有性別平等的社會中。
第一章、導論 3
前言 3
第一節、問題意識 4
第二節、文獻回顧 5
(一)浪漫愛論述的出現與轉變 5
(二)愛的平等與不平等:浪漫愛的性別分析。 7
(三)殘忍的文化:陽剛氣概對親密關係有害? 8
(四)追尋的羅曼史:浪漫愛的描述特質 10
(五)「愛」與現代性:公開故事的演進 11
(六)維新世界,自由戀愛:台灣的羅曼史 13
(七)台灣現行研究 16
第二節、研究方法與研究對象 19
(一)研究方法 19
(二)文本分析所選擇之文本 19
(三)訪談對象的選擇 20
(四)受訪者基本資料 21
(五)訪談問題架構 23
(六)研究倫理 24
(七)受訪者愛情簡史 25
第三節、分析架構與章節安排 30

第二章:愛情的公開故事 32
第一節、「談戀愛」的重要 33
第二節、讓人想談戀愛的公開故事:愛情神話 36
第三節、指導別人談戀愛的公開故事:現實主義的愛情論述 45
(一)兩性書籍還是寫真集? 47
(二)關鍵字是「愛自己」:女王、陶晶瑩、貴婦奈奈 50
(三)追求技巧與戀愛攻略:鄭匡宇、徐哈克 55
(四)「健康」、成熟的親密關係:鄧惠文 59
第四節、小結 61

第三章、「愛」的拉扯 63
第一節、老梗愛情之必要:女性受訪者愛情神話幻滅與堅持 64
(一)偶像劇的開始,鄉土劇的結尾-小紫的故事 66
(二)小朵:初戀男友的十年養成計畫 72
(三)浪漫與現實的拉扯 75
第二節、男性的愛情神話:追求的羅曼史 76
第三節、真愛vs.真實的愛 83

第四章、現實主義的愛之「做」「平等」 87
第一節、誰來負責「性別平等」? 88
第二節、「做」「平等」 92
(一)平等成為關係評價的要件-毛毛的兩難 92
(二)「下一次交往,我會學會打扮、送花那些浪漫的事。」-大奇的課程 95
(三)從追求女神變成養公主-小信的「那些年」。 98
(四)公主也有不想被養的時候-小玉 102
第三節、交換上的對等 106
第四節、受挫的陽剛 111
第五節、小結-把性別帶回平等 116
第五章、結論 118
第一節、研究發現 118
(一)殊途同歸的兩種愛的論述與兩端拉扯的戀愛經驗 118
(二)親密關係中的性別 119
(三)戀愛-婚姻-家庭連續體的難以動搖 120
(四)所以,這有甚麼問題嗎? 121
第二節、理論反省 122
第三節、研究限制與展望 124

參考書目 126
Bauman, Zygmunt (2003) Liquid Love: On the Frailty of Human Bonds. Cambridge:
Polity Press.
Beauvoir, Simone de (1949) the second sex, Random House Inc
Chesler, Phyllis (1999)《寫給年輕女性主義者的信》(嚴韻譯),台北:女書文化。
Clatterbaugh, Kenneth (2003)《男性氣概的當代觀點》(劉建台、林宗德譯),台灣:女書文化。
Duncombe, Jean & Marsden, Dennis (1993) Love and Intimacy: The Gender Division of Emotion and `Emotion Work':A Neglected Aspect of Sociological Discussion of Heterosexual Relationships. Sociology May 1993 vol. 27 no. 2 221-241
Ehrenreich, Barbara (2012)《失控的正向思考》(高紫文譯),台北:左岸文化。
Firestone, Shulamith (1972) the Dialectic of Sex: The Case for Feminist Revolution, Farrar Straus & Giroux
Giddens, Anthony (1993) the Transformation of Intimacy: Sexuality, Love, and Eroticism in Modern Societies. C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Jackson, Stevi (1993) Even Sociologists Fall in Love: An Exploration in the Sociology of Emotions. Sociology May 1993 27: 201-220.
── (2008) Materialist feminism, the pragmatist self and global late modernity: some consequences for intimacy and sexuality. GEXcel Work in Progress Report Vol. III. University of Örebro, 2008. 53 p
Jamieson, Lynn (1997)《親密關係:現代社會的私人關係》(蔡明璋譯)。台北:群學。
Kipnis, Laura (2003)《反對愛情》(李根方譯)。台北:行人出版社。
Kung Lydia (1983) Factory Women in Taiwan. Iowa State University Press
Kindlon, Dan &Thompson, Michael (2000)《該隱的封印:揭開男孩世界的殘忍文化!》(吳書瑜譯)。台北:商周出版
MacKinnon, Catharine A. (1991) Toward a Feminist Theory of the Stat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Edition Unstated edition
Rawls, John(1999) A Theory of Justic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Revised Edition
Seidman, Steven (1991) Romantic Longings: Love in America, 1830-1980. New York &
London: Routledge.
Okin, Susan Moller (1991) Justice, Gender, And The Family. Basic Books.
Swidler, Ann (2003) Talk of love: How culture matters.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U. Beck & E. Beck-Gernsheim (1990)《愛情的正常性混亂》(蘇峰山,陳雅馨,魏書娥等譯)。台北:立緒出版社。
九把刀(2006)《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台北:春天。
女王(2007)《我是女王──那些好女孩不懂的事》,台北:圓神
──(2009)《我是女王2--那些壞男人教我的事》,台北:圓神
王瑞霙(2007)〈大學生網路/實境間親密關係的差異探討〉《應用倫理學刊》第二卷第一期。
石芳瑜(2011)《花轎、牛車、偉士牌:台灣愛情四百年》,有鹿文化。
朱偉誠(2009)〈性別主流化之後的台灣性別與同志運動〉《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七十四期,頁419-424。
李元貞(2010)〈開花結果和待完成的革命:回顧台灣婦運20年(1990-2010)〉,回顧台灣社運二十年(1990-2010)研討會論文。
李紹良(2012)〈十五萬人的BBS是如何煉成的:批踢踢實業坊技術演變歷程之研究(1995-2008)〉,政治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李維菁(2012)〈老派約會之必要〉《老派約會之必要》,台北:印刻。
林芳玫(2006)《解讀瓊瑤愛情王國》,台灣商務。
──(2005)〈性別主流化在台灣: 從國際發展到在地化實踐〉,第一屆性別研究與公共政策學術研討會,台北: 世新大學。
林宗弘、洪敬舒、李健鴻、王兆慶、張隆義等(2011)《崩世代:財團化、貧窮化與少子女化的危機》,台北:台灣勞工陣線(群學經銷)
林歆婕(2011)〈從雜草到敗犬:台灣偶像劇中的性別意識與形象建構〉,中興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林顯宗(1998)〈兩性親密關係的建立-談如何提高戀愛生活品質〉《社區發刊季刊》,第八十四期
周孟蓁(2010)〈無法給予結婚承諾的適婚年齡女性在親密關係中經驗之探究〉,高雄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金庸(1996)〈太極初傳柔克剛〉《倚天屠龍記》,台北:遠流。
徐孟芳(2010)〈「談」情「說」愛的現代化進程: 日治時期臺灣「自由戀愛」話語形成、轉折及其文化意義── 以報刊通俗小說為觀察場域〉,台灣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徐哈克(2012)《男人愛扣分,女人愛加分?戀愛,是場至死方休的RPG!》,台北:趨勢文化。
胡美珍(1982)〈擇偶的理論〉《社會研究》,121期P84-89。
張愛玲(1991)〈愛〉《流言》,台北:皇冠。
范雲(2003)〈政治轉型過程中的婦女運動:以運動者及其生命傳記背景為核心的分析取向〉,《台灣社會學第五期》,第五期,頁133-194。
──(2001)〈從「無政黨的政治」(politics without parties)到「有政黨的政治」(politics with parties):政治轉型中的婦女運動,1980s-1990s〉《組織、認同與運動者:台灣社會運動研究研討會論文》。台北:中研院。
──(2010)〈靜默中耕耘細節的婦運革命〉《秩序繽紛的年代》,台北:左岸出版社。
畢恆達、彭渰雯(2008)〈保護?矯正?排除?-女性專用車廂的性別意涵〉《女學學誌:婦女與性別研究》,第二十五期,頁89-125。
黃淑玲、游美惠(2007)《性別向度與台灣社會》,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黃金麟、汪宏倫、黃崇憲主編(2010)《帝國邊緣:台灣現代性的考察》,台北:群學。
黃玉生(1982)〈約會行為-一個架構分析及實例說明〉《社會研究》, 21期P80-83。
黃宗堅(2010)〈大學生親子三角關係類型與親密關係適應之研究〉《中華心理學刊》51:2。
彭渰雯(2008)〈當官僚遇上婦運: 台灣推動性別主流化的經驗初探〉《東吳政治學報》,2008。
楊婉瑩(2004)〈婦權會到性別平等委員會的轉變: 一個國家女性主義的比較觀點分析〉《政治科學論叢》。
趙庭輝(2005)〈電視偶像劇《薰衣草》:愛情神話的建構與再現〉《朝陽人文社會期刊》3.2:131-172。
貴婦奈奈(2008)《我愛質男:貴婦奈奈的愛情進化論》,台北:圓神。
葉鳳儀(1982)〈以社會學觀點談異性間愛情關係〉《社會研究》,121期P74-79。
陳秀菁、吳麗娟、林世華(2004)《大學生的共依附特質、人際親密能力與親密感之相關研究〉《教育心理學報》36:2期。
陳詩潔、吳麗娟(2008)〈大學生的共依附特質、自我感受與愛情關係品質之相關研究〉《師大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教育心理學報》, 40卷1期,P.153~178。
陶晶瑩(2009)《我愛故我在》,台北:圓神。
蔡明君(2011)〈成年前期未婚女性在親密關係中情感出軌經驗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鍾宜吟、蔡明璋(2008)〈婚前同居、婚姻價值與婚姻滿意度: 台灣民眾的分析〉,《研究台灣》5:43-72。
鄧惠文(2011)《非常關係》,台北:平安文化。
──(2012)《直說無妨:非常關係2》,台北:平安文化。
鄭筠樺(2012)〈大學生同居議題與親密關係教育需求〉《家庭教育雙月刊》36期:P16-22。
鄭匡宇(2006) 《脫離好人幫》,台北:紅色文化。
──(2007)《搭訕聖經》,台北:麥田。
──(2007)《正妹心理學》,台北:紅色文化。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