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3.133.160.156)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作者(中文):許雅雯
論文名稱(中文):國小高年級學童正負向學習經驗對學業挫折容忍力之影響──以成就動機、角色義務為中介
論文名稱(外文):The Influences of Positive and Negative Learning Experiences on Academic Frustration Tolerance for Senior Students at Elementary School: Achievement Motivation and Role Obligation as Mediators
指導教授(中文):黃囇莉
指導教授(外文):Huang, Li-Li
口試委員(中文):林旖旎
詹雨臻
口試委員(外文):Lin, Yi-Ni
Zhan, Yu-Zhen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清華大學
系所名稱:學習科學研究所
學號:9902507
出版年(民國):102
畢業學年度:101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62
中文關鍵詞:學業挫折容忍力學習挫折經驗正向成功經驗成就動機角色義務
外文關鍵詞:academic frustration toleranceacademic frustration experiencepostive success experienceachievement motivationrole obligation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3485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5
  • 收藏收藏:0
本論文旨在探討國小高年級學童正向成功經驗與學習挫折經驗對學業挫折容忍力之影響及可能的中介因子。本論文共進行三個研究,以問卷調查法進行。
研究一初探245位國小高年級學童的學習挫折來源,及挫折因子對學習造成挫折的程度。結果顯示其學習挫折經驗平均數介於1.8分至2.6分之間,屬中下程度,主要有「人際困境」、「社會性焦慮」、「效能低落」、「成就挫折」及「成績焦慮」五種,且性別、年級並無顯著差異。研究二以246位為受試者,探討國小高年級學童的正向成功經驗來源,及其對其自信之影響。結果顯示,正向成功經驗的平均數介於1.8至3.5分之間,屬中上程度,主要有「人際關愛」、「社會性肯定」、「自我增進」、「助人之樂」及「競賽成就」五種。女生在競賽成就的正向成功向度上顯著高於男生,且年級越高,其正向成功經驗中的人際關愛層面上得分越高。
研究三以279位學童,探討正向成功經驗與學習挫折經驗對學業挫折容忍力之影響及可能的中介因子,測量工具包括「正向成功經驗問卷」、「學習挫折經驗問卷」、「學業挫折容忍力量表」、「成就動機量表」、「角色認同量表」。
結果顯示:正向成功經驗顯著正向預測學業挫折容忍力,而學習挫折經驗則顯著負向預測學業挫折容忍力,其中以正向成功經驗層面的「助人之樂」正向預測力最強,而挫折經驗中的「效能低落」則對學業挫折容忍力有最顯著負向影響。第二,社會取向成就動機與個我取向成就動機也能顯著預測學業挫折容忍力,角色義務則未見顯著效果。第三,在中介效果方面,主要是個我取向成就動機可完全中介、社會取向成就動機則部分中介正向成功經驗對學業挫折容忍力之影響。本研究最後並提出建議,供學校教師、家長、教育相關單位及後續研究者參考。
The purpose of this thesis is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positive and negative learning experiences, achievement motivations and role obligation on academic frustration tolerance.Three studies using questionnaire as research instrument were conducted in this thesis.
  Study 1 explored the learning frustration experiences of 250 higher grade students in elementary school, and the extent of frustration factor that causes frustration in learning. The result showed that the mean of learning frustrations of higher grade students in elementary school is from 1.8 to 2.6, about low to medium level. The primary learning frustration experiences involve with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difficulty"," social anxiety", "low effectiveness", "achievement frustration", and "performance anxiety"; and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gender and grade. In Study 2, it adopted 246 subjects to explore their positive successful experiences, and the influence of such experiences on their confidence. The result showed that the mean of positive successful experiences is from 1.8 to 3.5, around medium to high level. The primary positive successful experiences include "interpersonal care"," social approval", "self improvement", "happiness from helping others", and "competitive achievement". Study 2 found that girls have higher scores in competitive achievement than boys do. Also, the higher the grade, the higher score in human relationship care in positive successful experiences.
Study 3 aimed at 279 pupils to discuss the influence of positive successful experiences and learning frustration experiences on academic frustration tolerance and the possible intervening variables. The result showed: First, positive successful experiences have remarkably positive prediction ability of academic frustration tolerance, while learning frustration experiences have remarkably negative prediction ability of academic frustration tolerance. To make it clear, “happiness from helping others” in positive successful experience dimension has the strongest positive predictive ability, while “low effectiveness” in frustration experiences has the most remarkably negative influence on tolerance for study frustration. Secondly, social oriented achievement motivation and individual oriented achievement motivation can remarkably predict academic frustration tolerance. On the contrary, role obligation does not have remarkable effect. Thirdly, in respect of mediation effect, individual oriented achievement motivation can completely mediate the influence of positive successful experiences on academic frustration tolerance, while social oriented achievement motivation partly mediates the influence of positive successful experiences on academic frustration tolerance. Implications for education were discussed and suggestions for future study were also proposed.
誌謝 i
摘要 ii
目錄 v
圖目錄 vii
表目錄 vi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章 文獻探討及研究架構 5
第一節 挫折經驗 5
第二節 學業挫折容忍力及相關研究 8
第三節 正向經驗及相關研究 14
第四節 華人的成就動機及其相關研究 18
第五節 角色義務及其相關研究 23
第六節 研究的概念架構之提出 24
第三章 國小高年級學童學習挫折經驗初探(研究一) 29
第一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29
第二節 研究方法 30
第三節 研究一結果 32
第四節 研究一小結 41
第四章 國小高年級學童正向成功經驗初探(研究二) 43
第一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43
第二節 研究方法 44
第三節 研究二結果 45
第四節 研究二小結 55
第五章 國小高年級學童正負向學習經驗對學業挫折容忍力之影響──以成就動機、角色義務為中介變項(研究三) 57
第一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57
第二節 研究假設 58
第三節 研究方法 59
第四節 研究三結果與討論 67
第六章 額外的資料分析:各變項與學業成績之關係 93
第七章 總結與討論 99
第一節 主要結果與討論 99
第二節 建議 103
參考文獻 107
附錄 115
中文部分:
王怡靜(2001)《自我肯定訓練對國小低學業失敗容忍力學童影響效果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秀槐、黃金俊(2010)。〈擇其所愛、愛其所擇從自我決定理論看大學多元入學制度中學生的科系選擇與學習成果〉。《教育科學研究期刊》,55(2),1-27。
王以仁、林淑玲、駱芳美(1997)。《心理衛生與適應》。台北:心理。
王淑珍(2012)。《正向心理團體輔導方案對國小六年級學童樂觀信念與人際挫折容忍力之影響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史托茲( Paul G. Stoltz.,1997)。《AQ逆境商數》。(Adversity Quotient : Turming Obstacles into Opportunities,莊安祺譯)。台北:時報文化。
田運虹(2001)。《國小學童家庭社經地位、挫折容忍力與違規行為之關係》。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白珊華(2008)。《正向生活事件對幸福感、快樂感、自尊感的影響》。佛光大學心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行政院主計處http://stud.stat.gov.tw/public/Data/072815595471.pdf
http://stud.stat.gov.tw/lp.asp?ctNode=3307&CtUnit=409&BaseDSD=7&mp=30
江靜宜(2008)。《國中生家庭氣氛、挫折容忍力與其問題解決態度之相關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
車文博(2001)。《當代西方心理學新辭典》。中國:吉林人民出版社。
何友暉、陳淑娟、趙志裕(1991)。關係取向:為中國社會心理方法論求答案。見楊國樞、黃光國(主編):「中國人的心理與行為」,頁49-66。台北:桂冠圖書公司。
李海洲、邊和平(1995)。《挫折教育論》。中國:江蘇教育出版社。
李季錦(2010)。《認知行為取向團體輔導對提升國小五年級憂鬱傾向兒童挫折容忍力之效果研究》。台北市立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淑玲(2003)。〈我國大學運動代表隊學生挫折經驗、挫折忍受力及失敗反應關係之研究〉。《中華技術學院學報》。26,401-424。
李淑玲(2004)。〈從建設性失敗理論探討如何提升運動員的心理素質〉。《中華技術學院學報》。30,49-56。
李新民、陳密桃(2009)。〈大學生感恩學習介入方案成效分析:拓延建構理論假設的考驗〉。《課程與教學季刊》,12(2),107-134。
李靜怡(2005)。《國中生的師生關係、同儕關係與其快樂來源、快樂程度之相關研究》。台中師範學院諮商與教育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澄賢(2004)。《大學生的情緒調節、調節焦點、樂觀與創造力之關係》。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余文秀(1986)。〈學生不向老師問問題之原因的因素分析〉。《國教世紀》。21(10),16-20。
余安邦(1987)。〈社會取向成就動機與個我取向成就動機不同嗎?從動機與行為的關係加以檢討〉。《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76,197-224。
余安邦、楊國樞(1987)。〈社會取向成就動機與個我取向成就動機:概念分析與實徵研究〉。《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64,51-98。
余安邦(2005):〈成就動機與成就觀念〉,見楊國樞、黃光國、楊中芳(主編)(2005):《華人本土心理學》(下册),第十九章,頁664-712,台北:遠流出版社。
谷宗芸(2007)。《台北縣國小高年級學童自我概念、挫折容忍力與學業成就之研究》。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芷儀(2006)。《從學習自我效能探討學業冒險取向與學習失敗容忍力對學業成就的影響─以台北市國中生之國文及數學科為例》。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慧怡(2006)。《國中學生智力內隱理論、失敗容忍力、學業求助行為與學業成就關係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松林(1980)。《成敗經驗對不同焦慮程度學生心理反應之影響》。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清山、林天佑(2003)。〈教育名詞解釋:挫折容忍力〉。《教育研究月刊》。115:155。
吳武典、簡茂發(2000)。〈人事智能的理念與衡鑑〉。《特殊教育研究學刊》18,237-255。
巫博瀚、賴英娟(2007)。〈考試焦慮對學習者自我調整學習行為與成就表現之影響〉。《教育與發展》24,(5)95-100。
邱俊賢(2009)。《桃園縣國小高年級學童控制信念、挫折容忍力與學習適應之研究》。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淑美(1989)。《目標設定、失敗容忍力、歸因型態與失敗反應的關係》。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兆君(2003) 《本土少年小說改寫為情意教學案例之行動研究--以學習挫折容忍力為例》。國立東華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宜貞(1994)。《國中生的教師期望、歸因型態、失敗容忍力與失敗反應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雅婷(2011)。《國中生之父母管教方式、挫折容忍力與生活適應相關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心理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彥甫(2010)。《大學生幽默風格、情緒智力與學業挫折容忍力關係之研究》。朝陽科技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俊雄(2009)。〈如何在體育教學活動中培養學生挫折忍受力〉。《學校體育》。19,87-90。
林惠彥、陸洛、吳珮瑀與吳婉瑜(2012)。〈快樂的員工更有生產力嗎?組織支持與工作態度之雙重影響〉。《中華心理學刊》,54(4),451-469
胡曉梅(2009)。《孩子,把你的手給我:給孩子健全人格的重要態度》。台北:驛站。
施亨達(2003) 《電腦輔助教學軟體對國小五年級學生挫折容忍力之研究-以《西遊記》為例》。國立東華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施文雅(2010)。《國小高年級學生自我調整學習能力、挫折容忍力與學業表現之
關係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侯亭妤(2007)。《我國青少年正向情緒及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洪蘭(譯)(2003)。真實的快樂(原作者:Seligman, Martin E. P)。臺北:遠流。(原著出版年:2002)
洪蘭(譯)(2007)。學習樂觀、樂觀學習(原作者:Seligman, Martin E. P)。臺北:遠流。(原著出版年:2005)
范月華(2008)。《國小高年級學童自我概念、挫折容忍力與生活適應之研究》。大葉大學教育專業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紀杏姿(2004)。《建設性思考之班級輔導課程增進國小學童挫折容忍力之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輔導碩士班。碩士論文。
徐凱莉(2010) 《探索教育對高職學生挫折容忍力、情緒智力與問題解決能力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與技術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徐慎怡(2007)《國小高年級學童挫折容忍力與其內外控信念和A型行為之相關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
高紅(2006)。〈學困生”習得性無助”心理的形成與對策〉。《心理健康教育》頁20-21。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主站:http://dict.revised.moe.edu.tw/
許詩淇、黃囇莉(2009)。〈天下無不是的父母?――父母角色義務對親子衝突與
親子關係之影響〉,《中華心理學刊》,51(3),295-317。
陳舜文(2004)。《華人的社會目標與成就動機:以台灣大學生為例》。國立台灣大學心理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陳舜文、魏嘉瑩(2013)。〈大學生學習動機之雙因素模式:學業認同與角色認同
之功能〉,《中華心理學刊》,55(1),1-15。
陳明秀(2007)。《Seligman正向心理學進行國小綜合活動學習領域教科書之內容分析》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淑宇(2005)。《國小高年級學童氣質、親子互動與挫折容忍力之模式探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淑娟(2011)。《國小學童快樂經驗分析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資處教育心理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春興(1989)。《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市:東華。
陳翠瑜(2010)。《大學生知覺父母教養方式與挫折容忍力之相關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妍伶(2010)。《從正向心理學看國三學生的情緒智力、社會支持與挫折容忍力之相關研究-以桃園縣國中為例》。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蓉蓉(2010)。《大學生完美主義性格取向、挫折容忍力與心理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威禎(2008)。《台中市國小高年級學童自尊、情緒管理與挫折容忍力之研究》。國立台中教育大學教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柏齡 (2000)。《國中生生活壓力、失敗容忍力與憂鬱傾向之關係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莊耀嘉、黃光國(1981)。〈國中學生的成敗歸因與無助感特徵〉。《中華心理
學刊》,23(2),155-164。
莊文玲(2006) 。《國一學生挫折容忍力提升之實驗研究》。慈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生玉(1984)。國小學童成敗歸因與學業成就及成敗預期關係之研究。師大教育心理 學報,17,51-72。
郭生玉(1995)。國中學生成敗歸因型態和學業冒險取向、學習失敗忍受力關係之研究。 師大教育心理學報,28,59-76。
郭生玉(1983)。成功導向與失敗導向學童的學業成就及成就歸因比較研究。師大教育 心理學報,16,47-60。
郭淑珍(2011)。《國中七年級學生正向心理特質與數學學習表現之研究-以桃園縣某國中為例》。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郭珈妤(2008)。《國小學童親子關係與挫折容忍力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康嘉玲(2007)。《人事智能取向情意教學方案對國小四年級學童挫折容忍力之影響》。國立臺南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教育部(2007b)。教育部推動校園正向管教工作計畫。
曾文志(2006a)。〈活出生命的價值〉。《師友月刊》,464,1-7。
曾文志(2006b)。〈我要快樂〉。《師友月刊》,470,60-67。
曾文志(2006c)。〈就算短暫,也是永恆〉。《師友月刊》,465,57-63。
馮江平(1991)。挫折心理學,太原市:山西教育出版社。
黃光國(2004)。〈儒家社會中的生活目標與角色義務〉。《本土心理學研究》,
22,121-194。
黃光國(2002)。〈自尊與面子:東亞社會中的自我與社會關係〉。見華人本土心
理學研究追求卓越計畫辦公室(編):《華人本土心理學研究追求卓越計畫─91年度計畫執行報告書》。台北:華人本土心理學研究追求計畫辦公室。
黃芳玫(2001)。〈九年國民義務教育之回顧與其教育面、經濟面之影響〉,
  《經濟論文叢刊》,31(2),91-118。
黃俊傑(2009)。〈攜手計畫課後扶助執行評析及建議〉。《北縣教育》,67,
69-72。
黃德祥(2007)。青少年發展與輔導(二版)。台北:五南。
黃德祥 ; 洪佩圓 ; 謝龍卿 ; 薛秀宜(2003)。〈國小、國中與高中學生之希望、樂觀與學業成就之相關研究〉。《彰化師大教育學報》12,33-61。
黃拓榮(1997)。《國中生父母管教方式、自我概念、失敗容忍力與偏差行為關係
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真真(2010)。《國中學生解釋型態、挫折容忍力與其壓力關係研究》。國立台南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郁婷(2009)。《國小綜合活動學習領域實施正向情緒教育方案之行動研究》。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囇莉、朱瑞玲(2012,05)〈是亂流? 還是潮起、潮落? ——尋找台灣的「核
心價值」及其變遷〉。見朱瑞玲、瞿海源、張苙雲(主編):《台灣的社會變遷
1985〜2005:心理、價值與宗教篇,台灣社會變遷基本調查系列三之2》,
頁1-36。台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所。
彭瑞齡(2006)。《國中學生的成就動機之前因及其影響-以桃園地區國中學生為實證對象》。元智大學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葉靜瑜(2008) 《正向情緒課程方案對國小四年級學童之正向情緒及挫折容忍力之影響》。國立台南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欣雅(2013)。《正向班級環境與學校生活適應關係之研究~以桃園縣國小學童為例》。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國樞(1993)。中國人的社會取向:社會互動的觀點。見楊國樞、余安邦(主編):「中國人的心理與行為—理論及方法篇(一九九二)」,87-142。台北:桂冠圖書公司。
楊國樞(1993a):〈中國人的社會取向:社會互動的觀點〉。楊國樞、余安邦(編):《中國人的心理與行為─理念及方法篇(一九九二)》。台北:桂冠。
符碧真(2005)。華人教育學術研討會「華人世界近年教育改革的檢討」。
楊國樞、黃光國、楊中芳,(2005)。《華人本土心理學》上下。臺北:遠流。
葉在庭(2011)。〈情緒與健康──兼論正向情緒的保護作用〉。《應用心理研究季刊》,0:51,1-4。
廖秋華(2010)。《國小學童成就目標、學業挫折經驗、學業自我效能對學業挫折
容忍力之影響》。大葉大學教育專業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廖純雅(2005)。《嘉義市國小高年級學童知覺父母教養方式與挫折容忍力之相關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
廖苑吟(2006)。《屏東縣國中生自我效能、情緒智力、自主支持與挫折容忍力之相關研究》。國立屏教大技術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廖祐宏(2003)。《探討使命式學習活動中影響學生失敗反應的相關因素研究》。國立中山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美君(2009)。《國小學童學業挫折因應與相關變項之分析》。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佳男(2010)。《南部地區大學生正向情緒、樂觀傾向及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靜如(2011)。《新北市蘆洲區國小高年級學童師生關係與挫折容忍力之研究》。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盧綵蓉(2011)。《正向心理團體對挫折大學生正向情緒及挫折恢復力輔導效果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毓雯(1998)。《青少年挫折經驗與挫折容忍度之關係研究:建設性思考與社會支持的角色》。國立政治大學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偉雄、葉麗琴(2008)。〈大學生正向心理、運動自我效能與運動行為之研究〉。《輔仁大學體育學刊》,7,105-119。
謝璟婷(2008)。《國小中高年級學童正向心理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暨南國際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
蘇美如、黃英哲(2009)。〈國小體育教師支持和學生體育課參與動機歷程之關係-應用自我決定理論〉。《台灣運動心理學報》,14,33-50。
鍾啟暘(2004)。《探索教育活動對高中學生自我概念與失敗容忍力影響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蕭文(2000)。災變事件前的前置因素與復原力在創傷後壓力症候反應心理復健上的影響。九二一震災心理復健學術研討會論文集,32-40。
羅伯特.布魯克斯與薩姆.戈爾茲坦 ( Brooks,R.,& Goldstein,S.,2003)。《培養小孩的挫折忍受力:如何教出高AQ的小孩》。(Raising Resilient Children: Fostering Strength, Hope, and Optimism in Your Child,馮克芸,陳世欽譯)。台北:天下雜誌。

英文部分:
Berman, D. S., & Davis-Berman, J.(2005). Positive psychology and out education. The Journal of Experiential Education, 28(1), 17-24.
Bandura, A. (1986). Social foundations of thought and action: A social cognitive theory. Englewood Cliffs, NJ:Prentice.
Clifford, M. M.(1984). Thoughts on a theory of constructive failure. Educational
Psychology, 19, 108-120.
Clifford(1988) Failure tolerance and academic risk‐taking in ten‐to twelve‐year‐old students.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58(1),15-27
Clifford, M. M.(1990).Students need challenge, easy success. Educational
Leadership,5 ,22-26.
Clifford, Margaret M.; Kim, Ahyoung; McDonald, Barbara A.(1988). Responses to Failure as Influenced by Task Attribution, Outcome Attribution, and Failure Toleranc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Education, 57(1), 19-37.
Clifford(1991)Risk taking- Theoretical, empirical, and educational considerations. Educational Psychology, 26(3&4), 263-297.
Chen, S. W., Wang, H. H., Wei, C. F., Fwu, B. J., & Hwang, K. K.(2009). Taiwanese students’selfattributions for two types of achievement goals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149, 179-193.
Culler, R. E., & Hloahan, C. J. (1980). Test anxiety and academic performance: The effects of study related behaviors.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72, 16-20.
D’Ailly, H.(2003). Children’s autonomy and perceived control in learning: A model of motivation and achievement in Taiwan.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95, 84-96.
Deci, E. L., & Ryan, R. M.(1985). Intrinsic motivation and selfdeterminationin human
behavior. New York: Plenum Press Publishing Co.
Fredrickson, B. L.(2001). The role of positive emotions in positive psychology. American Psychologist, 56, 218-226.
Fredrickson, B. L., & Branigan, C. A.(2000). Positive emotions broaden action urges and the scope of attention. Manuscript in preparation.
Fredrickson, Barbara L. 2004. Gratitude, like other positive emotions, broadens and builds.In The Psychology of Gratitude, Robert A. Emmons and Michael E. McCullough, eds.,Oxford University Press, New York, pp. 145–166.
Harrington, N.(2005). The Frustration Discomfort Scale: Development and Psychometric Properties. Clinical Psychology and Psychotherapy, 12, 374-387.
Howard Gardner(1983), Frames of Mind: 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 New York, Basic Books.
Martin A. J., & Marsh , H. W.(2006). Academic resilience and its psychological and educational correlates: A construct validity approach. Psychology in the Schools, 43(3), 267-281.
Martin A. J., & Marsh , H. W.(2008). Motivation factors predicting academic buoyancy (‘Everyday resilience’): Findings from a longitudinal study of high school students. Journal of School Psychology, 46, 53-83.
Martin, A.J., Colmar, S.H., Davey, L.A. & Marsh, H.W.(2010) Longitudinal modeling of academic buoyancy and motivation: Do the '5Cs' hold up over time?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80(3), 473-496.
Nunnally, J.C.,(1978), Psychometric Theory, New York: McGraw-Hill.
Panksepp, J.(1998).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s,psychostimulants,and intolerance of childhood playfulness:A tragedy in the making? 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nce, 7, 91-98.
Rathus, S. A. & Nevid, J. S.(1986). Adjustment and growth: The challenges
of life(3rd Ed.). New York: Holt, Rinehart & Winston.
Kitayama, S., Markus, H. R., Matsumoto, H., & Norasakkunkit, V. (1997). Individual and collective processe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elf: Self-enhancement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self-criticism in Japa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2(6), 1245-1267.
Weibe, D. J.(1991). Hardiness and Stress Moderation: A Test of Proposed
Mechanism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 Social Psychology,60(1), 89-99.
Woolfolk-Hoy, A., & Hoy, W. K.(2006). Instructional leadership: A research-based
guide to learning in schools(2nd ed.). Boston: Allyn & Bacon/Longman.
(此全文限內部瀏覽)
電子全文
摘要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