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3.86.235.207)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作者(中文):林語桐
作者(外文):Lin, Yu-Tung
論文名稱(中文):中國大陸城市初級中學教育的戶籍不平等:四川省成都市本地子女與農民工子女之比較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The Hukou Inequality of Junior High School Education in China: A Comparative Study on Local Children and Migrant Workers' Children in Chengdu City, Sichuan Province
指導教授(中文):林宗弘
指導教授(外文):Lin, Thung-Hong
口試委員(中文):吳介民
林文蘭
口試委員(外文):Wu, Jieh-Min
Lin, Wen-Lan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清華大學
系所名稱:社會學研究所
學號:101045610
出版年(民國):104
畢業學年度:103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233
中文關鍵詞:戶籍制度農民工子女教育階層化階級再製
外文關鍵詞:Hukou(Household registration) systemMigrant workers’ childrenEducational stratificationClassReproduction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167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19
  • 收藏收藏:0
本研究關注中國大陸城市初級中學教育階層化現象,尤其以戶籍制度二元管理模式,構築持不同戶籍者之受教人群分類範疇。透過與新馬克思主義學派之階級研究及文化資本理論等對話,探究源自不同家庭社經背景之子女,面臨教育不平等的結構桎梏,其所呈現的能動性與意識型態究竟為何?
本研究經由深度訪談六名本地子女、八名農民工子女、兩名學校老師,輔以多元資料蒐集之方式,梳理中國城市初級中學教育之發展脈絡、歷史光譜等,以考察優勢階級子女與弱勢階級子女的學涯路徑,重視個體間之能動性與多樣性。同時,納入性別視角,以剖析性別與學習能動性之差異。
本研究的貢獻是:第一,中國大陸城市初級中學以戶籍制度作為入學與升學之機制,導致持非本地戶籍者缺乏公平競逐教育資源之機會。第二,源自於戶籍制度及家庭社經背景的分歧,致使本地子女與農民工子女的學涯路徑大相逕庭,多數本地子女爭相競逐取得優質教育資源;反觀,更多地農民工子女僅能接納國家予其之次等教育資源。第三,勞工階級子女符合Paul Willis所探究之小夥子們,因洞察學校教育作為資本主義的篩選機制,促其以反學校文化抵抗資本主義之運作邏輯。但Paul Willis輕忽勞工階級間之性別差異。勞工階級子女存在差異化之性別符碼,更多的女性採取異於男性之行動策略,試圖爭取階級流動的機會。第四,Paul Willis未留意教育商品化之現象。歷經變革的教育結構,促使作為公益性及非營利性的教育事業,因校際間缺乏公平競爭渠道,從而助長其走向營利性之發展方向。同時,教育分流時,由校長至老師將學生視為商品,藉由推薦學校等各式不當手段剝削及轉售學生,從事隱微不彰之獲利行為,至此發展獨具中國特色的中學生/教育商品化現象。
Especially on the category of education population for those who hold different type of household register under the dualism of household registration (hukou戶口) system, this research focus on the phenomenon of educational stratification in China’s urban junior high school. Following the insights of Neo-Marxism and the theory of cultural capital, this thesis explores the initiative and ideology of children from different family social-economic background that faces structural shackles of educational inequality.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initiative and diversity among the individuals and establishes the learning path of different socio-economic background children. Through in-depth interviews with 6 local children, 8 migrant workers’ children and 2 teachers, I collect the data based on various perspectives and scrutinizing the historical context of junior high school development in China. Meanwhile, this study adds a gender perspective to analyz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gender and learning motivation.
There are 4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s in my study. (1) It demonstrates the mechanism for admission and enrollment based on hukou system in urban China junior high school, resulting in non-local hukou holders an unfair chance to compete for the educational resources. (2) The differences of hukou system and family social-economic background leads to a huge learning gap between local children and migrant workers’ children. Most of indigenous children have advanced educational resources. On the contrary, most of migrant workers’ children can only receive limited educational resources. (3) It discovers that Chinese junior high school young boys are similar to Paul Willis’s “lads” by using education as a screening mechanism for capitalism, which leads those lads to counter the school education in order to against the operation of the logic of capitalism. However, he ignored the gender difference within the working class. According to gender/sex differences between children of working-class, girls tend to take strategies, trying to pursue opportunities for class mobility. (4) Willis also didn’t pay attention to the phenomenon of the commercialization of education, public welfare and non-profits school education are becoming profit orientation. Meanwhile, when students face with educational diversion, principals and teachers treat students as the commodity, who exploit and resell students through school recommending or various of illicit means to engage in subtle profitable behavior, which creates the unique educational commercialization phenomenon of junior high schools in China.
目錄
誌謝 i
摘要 iii
目錄 vi
圖表目錄 ix
第一章、緒論 1
第一節、研究問題 1
第二節、文獻回顧與評述 5
一、學校教育的階級不平等 6
二、教育階層化的運作機制 10
三、文化資本的傳遞與積累 14
四、本研究之原創與貢獻:中學生/教育的商品化與性別差異 16
第三節、研究設計與方法 17
一、個案概述 18
二、研究方法 20
第四節、論文架構 23

第二章、主場優勢?簡述中國大陸城市初級中學教育之發展 25
第一節、中國大陸城市初級中學教育的戶籍不平等 25
一、小學升初中的教育體制概述 27
二、初中升高中的教育體制概述 37
第二節、中國大陸初級中學教育之發展與困境 40
一、民辦義務教育的歷史進程 41
二、城市義務教育階段民辦教育面臨之困境 46
第三節、中國大陸城市初中教育商品化 53
第四節、小結 59

第三章、同在藍天下?本地子女vs.農民工子女的學習境遇 61
第一節、「不是Hero,就是掃大街!」:本地子女的學習境遇 62
一、選校至升學 62
二、課餘學習安排 69
三、暑假生活:學習的超前 73
四、我的未來不是夢? 75
第二節、「破罐子破摔!」:農民工子女的學習境遇 78
一、選校至就學 78
二、課餘學習安排 85
三、暑假生活:學習的停滯 88
四、我的未來是場夢? 90
第三節、「周瑜打黃蓋!」:作為升學機會與教育分流中的老師 96
第四節、小結 100

第四章、農民工子女學校裡的兄弟們 103
第一節、「教室裡面」發生什麼事? 103
一、上課時間:聊天、玩手機、睡覺 104
二、考試作弊 108
三、服裝儀容 110
四、提前放學 112
第二節、踏出校門,何處去? 113
一、玩樂:抽煙、喝酒、唱KTV、上網、打架 114
二、週末的兼職生活 119
三、講義氣 125
第三節、性與別:女性的自覺 128
第四節、小結 130

第五章、結論 132
參考文獻 142
附錄一、問卷 147
附錄二、受訪者簡介 168
附錄三、1987-2010年中國大陸教育各階段之學位獲取情況 176
附錄四、訪談大綱 177
附錄五、訪談記錄 181
中文文獻
Boudieu, Pierre著,包業明譯(1989)布爾迪厄訪談錄:文化資本與社會煉金術。上海:上海人民。
Collins, Randall著,劉慧珍等譯(1997)文憑社會:教育與階層化的歷史社會學。台北:桂冠。
Willis, Paul(1977)著,秘舒、凌旻華譯(2013)學做工:工人階級子弟為何繼承父業。南京:譯林。
丁倩梅(2013)成都市農民工隨遷子女基礎教育權現狀調查及保障機制探究。經營管理者11:11–12。
方長春、風笑天(2005)階層差異與教育獲得-一項關於教育分流的實證研究。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6卷(5):22–30
王光中、蔡明學(2012)中國大陸義務教育在資源分配上的困境與策略。教育人力與專業發展30(1):85–94。
王威海、顧源(2012)中國城鄉居民的中學教育分流與職業地位獲得。社會學研究4:48–65。
王炳照(2002)中國私學.私立學校.民辦教育研究。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
王獻玲(2008)建國初「兩條腿走路」辦學方針的淵源及啟示。浙江萬里學院學報21(4):105–107。
成都市統計局(2006)推進城鄉一體化建設和諧新農村-成都城鄉一體化的探索實踐。四川省情2006年05期:14–15。
成瀟然(2008)試論義務教育階段民辦學校發展中的政府職能。蘇州:蘇州大學高等學校教師碩士學位論文。
何東昌(1998)中華人民共和國重要教育文獻(1949-1975)。海口:海南。
吳介民(2011)永遠的異鄉客?公民身分差序與中國農民工階級。台灣社會學21:51–99。
吳愈曉(2013)中國城鄉居民的教育機會不平等及其演變(1978-2008)。中國社會科學3:4–21。
吳嘉苓(2012)訪談法。見瞿海源等編,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二):質性研究法,頁33–60。台北:東華。
吳曉剛(2007)中國的戶籍制度與代際職業流動。社會學研究6:38–65。
吳曉剛(2009)1990-2000年中國的經濟轉型、學校擴招和教育不平等。社會第29卷:88–113。
吳霓(2011)農民工隨遷子女異地中考政策研究。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教育政策研究中心,教育研究382:3–12。
呂杏(2012)進城務工農民隨遷子女家庭教育影響因素研究-基於湖北省武漢市的調查。武漢:華中農業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李尚林(2007)從自力救濟到商業經營:北京打工子弟學校的誕生和發展。新竹: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春玲(2003)社會政治變遷與教育機會不平等-家庭背景及制度因素對教育獲得的影響(1940-2001)。中國社會科學3:86–97。
李海濤(2008)中國教育不平等問題的統計研究。杭州:浙江工商大學。
李煜(2006)制度變遷與教育不平等的產生機制-中國城市子女的教育獲得(1996-2003)。中國社會科學4:97–109。
周祝瑛(2007)中國大陸教育發展與改革。研習資訊24(6):12–22。
周瀟(2011)反學校文化與階級再生產:「小子」與「子弟」之比較。中國社會科學31:70–92。
林宗弘(2005)譯序:邁可.布若威與生產政治。見Michael Burawoy著,林宗弘等譯,製造甘願:壟斷資本主義勞動過程的歷史變遷,頁7–69。台北:群學。
林宗弘(2011)市場轉型與社會不平等。見王振寰編,中國大陸暨兩岸關係研究,頁263–298。新北市:群策會。
林宗弘、吳介民(2011)中國大陸戶籍制度、管理與變革之研究,共160頁。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委託研究。
段成榮、周皓(2001)北京市流動兒童少年狀況分析。人口與經濟124:5–11。
胡衛、唐曉杰、方建鋒、謝錫美(2013)中國民辦教育發展狀況與未來發展趨勢。見陶西平、王佐書著,中國民辦教育發展報告(2003-2009),頁29–44。
郝大海(2007)中國城市教育分層研究(1949-2003)。中國社會科學6:94–107。
陳海秋(2009)宅基地、宅基地使用權與宅基地權力群若干問題探討。陝西理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7(2):78–81。
喬靜雅(2013)鄭州市民辦基礎教育發展問題研究。鄭州:鄭州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彭郁涵(2010)進城上學:中國大陸二元體制下農工子女教育之研究。台北:政治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曾凡慈、林文蘭(2007)學校民族誌的擘手–威利思之《學做工》(Learning to Labor)導讀。中等教育58(4):146–159。
曾慶吉(2012)教育公平視野下的農民工子弟學校發展研究。瀋陽:瀋陽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湯志民(2011)兩岸義務教育發展之探析。教育研究月刊205:57–74。
湯京平(2012)個案研究。見瞿海源等編,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二):質性研究法,頁241–270。台北:東華。
黃本新(2012)義務教育階段民辦學校存在的合理性研究。長春:東北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楊東平、王旗(2009)北京市農民工子女初中後教育研究。北京社會科學1:49–54。
熊易寒(2010)底層、學校與階級再生產。開放時代1:94–110。
劉秋月(2012)在京農民工隨遷子女升學現狀研究–以北京市兩所打工子弟學校為例。北京:中央民族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謝錫美(2013)義務教育階段民辦教育發展狀況。見陶西平、王佐書著,中國民辦教育發展報告(2003-2009),頁61–73。上海:上海人民。
韓嘉玲(2007)流動兒童教育與我國的教育體制改革。北京社會科學4:98–102。
羅健祐(2011)關係、資源與移民社會網絡:以北京市農民工子女學校發展為例。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
譚光鼎(2010)教育社會學。台北:學富文化。
英文文獻
Bourdieu, P.(1974)The School as a conservative Force: Scholastic and Culture Inequalities. In. J. Eggleston (ed.),Contemporary Research in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London: Methuen:32-46.
Bourdieu, P. , and Passeron, J.(1977)Reproduction in education , society and culture. London: Sage.
Bowles, S. and Gintis, H.(1976)Schooling in Capitalist America: Educational Reform and the Contradictions of economic life. New York: Basic Books.
Chan, Kam Wing and Will Buckingham (2008) Is China Abolishing the Houkou System ? The China Quarterly 195:582–606.
Erikson, Robert and John H. Goldthorpe(1992)The Constant Flux: A Study of Class Mobility in Industrial Societie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Lucas, S. R.(2001)Effectively Maintained Inequality: Education Transition ,Track Mobility, and Social Background Effect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06:1642-1690.
Mare, Robert D. (1980)Social Background and School Continuation Decision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tatistical Association 75: 295-309.
Raftery, Andrian E. and Michael Hout(1993)Maximally Maintained Inequality: Expansion ,Reform and Opportunity in Irish Education, 1921-1975. Paper presented at the Summer Meeting of the Research Committee on Social Stratification and Mobility of the International Sociology Association , ISA-RC28, Madrid.
Shavit ,Y., R. Arum, A. Gamoran and G. Menahem (eds) (2007)Stratific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A Comparative Study. Stanford.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Shavit, Y. and H. Blossfeld (1993)Persistent Inequality: Changing Educational Attainment in Thirteen Countries. Boulder, Colo. : Westview Press.
Xueguang Zhou, P. Moen and N. B. Tuma (1998) Educational Stratification in Urban China: 1949-1994 , Sociology of Education , 71(3):199-222.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