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guest(3.129.247.196)          離開系統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詳目顯示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作者(中文):王梅香
作者(外文):Wang Mei Hsiang
論文名稱(中文):隱蔽權力:美援文藝體制下的台港文學(1950-1962)
論文名稱(外文):Unattributed Power: Taiwan and Hong Kong Literature under the U.S. Aid Literary Institution
指導教授(中文):姚人多
指導教授(外文):Yao, Jen To
口試委員(中文):應鳳凰
陳建忠
陳瑞樺
黃崇憲
口試委員(外文):Ying, Feng Huang
Chen, Chien Chung
Chen, Jui Hua
Huang, Chung Hsien
學位類別:博士
校院名稱:國立清華大學
系所名稱:社會學研究所
學號:948804
出版年(民國):104
畢業學年度:103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336
中文關鍵詞:文化冷戰美國權力宣傳文學冷戰反共文學現代主義文學
外文關鍵詞:Cultural Cold WarU.S. PowerPropaganda LiteratureCold War Anti-Communist LiteratureModernist Literature
相關次數:
  • 推薦推薦:0
  • 點閱點閱:1036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119
  • 收藏收藏:0
本論文主要透過剖析美援文藝體制下的文學作品,闡述美國權力的特質。美國權力對於台港文壇的介入主要透過美援文藝體制,藉由「國家-私營網絡」(state-private network)和「在地人際網絡」(local interpersonal network)的運作邏輯,以文學翻譯(translation)、文學改寫(adaption)和共同創作(collaboration)等方式生產文學作品,具體影響台港的文學翻譯、文學創作和文學教育,創造一個台港的、東南亞的和自由世界的反共共同體,使美援文藝體制下的台港文學場域,朝向有利於美方反共文學和現代主義文學發展方向。

本文將「文學作品」作為社會學研究的對象,重新思考文學作品和社會結構可能連結的方式。著重在美援文藝體制的運作邏輯與文學作品生產的過程,透過釐清其間的關係,重新檢視台港文學史的若干議題,並思考美國權力的特質。透過分析文學作品所看到的美國權力,是一種「隱蔽權力」(Unattributed Power)。所謂的隱蔽權力具有兩層意涵:一是美國權力透過上述「中介權力」隱蔽權力來源,淡化其政治性,將作品的「社會性」轉化為作者的「個體性」;二是美國權力將權力所欲傳達的意識型態,編織在符號系統(symbol system)之中,以改變形式、改寫內容、塑造人物和情節、使用隱喻和象徵等手法,隱蔽意識型態權力的運作過程,而這些透過「文學作品」既「傳達」又「掩飾」反共政治目的的手法,正是美國權力在台港文學場域中的多重面貌。
目錄
第一章緒論
第一節 研究現象與問題意識 1
第二節 文獻回顧與理論評述 9
第三節 研究材料與研究方法 24
第四節 章節安排與內容說明 31

第二章 美援文藝體制下的譯書計畫(Book Translation Program)
第一節 文化冷戰下的美援文藝體制 35
一、文化冷戰的歷史
二、美援文藝體制的形成
三、譯書計畫的誕生

第二節 譯書計畫的項目:ICS、CRP、TRP 67
一、資料服務中心譯書計畫(ICS)
二、中國報告計畫(CRP)
三、台灣報告計畫(TRP)

第三節 譯書計畫的實際運作 81
一、英翻中的申請運作
二、中翻英的申請運作
三、版權聲明(copyright clearance)與契約簽訂

第三章 譯書計畫下的「文學翻譯」(Translation)
第一節 美援文藝體制下的文學雜誌 97
一、美援文藝體制下的《文學雜誌》
二、美援文藝體制下的《現代文學》

第二節 台港美新處與「美國文學選集叢書」(英翻中) 112
一、譯書計畫下的文學選集(Anthology)
二、「美國文學選集叢書」的運作
三、「美國文學選集叢書」的內容分析
四、 美國文學的中譯


第三節 台北美新處與「Heritage Press系列」(中翻英) 144
一、「Heritage Press系列」的運作
二、「Heritage Press系列」的內容分析
三、 台灣文學的外譯

第四章 譯書計畫下的「文學改寫」(Adaption)
第一節 從童話到黑色童話 165
一、文學改寫與權力運作
二、從《小木偶奇遇記》到《快樂國》
三、從Alice in Wonderland到Alice in Manialand

第二節 從《紅旗下的大學生活》到The Umbrella Garden 183
一、第三勢力的宣傳品:《新民主在北大》
二、譯書計畫ICS下的《紅旗下的大學生活》
三、「中國報告計畫」下的The Umbrella Garden

第三節 從《荻村傳》到Fool in the Reeds 201
一、國民黨文藝體制與美援文藝體制
二、反共文學的經典之作:《荻村傳》
三、「中國報告計畫」下的Fool in the Reeds

第五章 譯書計畫下的「共同創作」(Collaboration)
第一節 從自主書寫到譯書計畫的《秧歌》 222
一、未曾曝光的申請單
二、《秧歌》的文學商品化與傳播
三、《秧歌》的文學史爭議

第二節 不由自主書寫的《赤地之戀》 234
一、憑空消失的申請單?
二、從《告別朝鮮前線》到《赤地之戀》
三、「中國報告計畫」下的《赤地之戀》
四、《秧歌》、《赤地之戀》的歷史公案

第三節 美新處的命題小說《憤怒的江》 257
一、 作家的繆思:美國新聞處
二、從《大江東去》到《憤怒的江》
三、「中國報告計畫」下的《憤怒的江》

第四節 《小說報》(The Story Paper)的誕生 270
一、打造通俗的反共愛情王國
二、《小說報》的「反宣傳」書寫
三、《小說報》在香港文學史上的意義

第六章 結論 293

附錄一:《現代文學》第十期、第十一期海外郵寄名單 309
附錄二:USIA在全世界的美國文學出版篇目(1950-1957) 311
附錄三:Taipei Heritage Press出版品 315
附錄四:香港美新處譯書計畫《小說報》各期一覽表 317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1.專書
于漪、陸逐,1992,《小說閱讀技巧》。上海:華東師範大學。
王鼎鈞,2009,《文學江湖》。台北:爾雅出版社。
方寬烈,2010,《香港文壇往事》。香港:香港文學研究社。
方龍驤,1955,《碧蘿情歌》。香港:虹霓出版社。
方維規,2011,《文學社會學新編》。北京:北京師範大學。
呂正惠,1995,《戰後台灣文學經驗》。台北:新地出版社。
沈志華、于沛,1993,《蘇聯共產黨九十三年》。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
孟樊,1995,《當代台灣新詩理論》。台北:揚智出版社。
林以亮編選,1961,《美國詩選》。香港:今日世界出版社。
林以亮編選,1961,《美國文學批評選》。香港:今日世界出版社。
林以亮,1968,《前言與後與》。台北:仙人掌出版社。
林以亮,2006,《更上一層樓》。台北:九歌出版社。
林婷,1958,《睡衣的故事》。香港:虹霓出版社。
官有垣,2004,《半世紀耕耘:美國亞洲基金會與台灣社會發展》。台北:台灣亞洲基金會發行。
河清,2005,《藝術的陰謀:透視一種"當代藝術國際"》。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邱貴芬,2003,《後殖民及其外》。台北:麥田出版社。
南宮搏,1954,《江南的憂鬱》。香港:亞洲出版社。
南宮搏,1955,《憤怒的江》。香港:虹霓出版社。
南宮搏,1959,《毛教授的一家人》。香港:亞洲出版社。
南宮搏,1978,《新路》。台北:九歌出版社。
姚克,1957,《清宮怨》。香港:南風出版社。
姚克、雨文,1957,《快樂國》。香港:香港劇社出版。
姚拓,2005,《雪泥鴻爪 : 姚拓說自己》。吉隆坡:紅蜻蜓。
唐文標,1995,《張愛玲研究》。台北:聯經。
徐東濱,1970,《東濱文集(一九五〇-六九年)》。香港:友聯書報發行公司。
夏志清,2007,《談文藝•憶師友:夏志清自選集》。台北:印刻出版社。
夏志清編註,2013,《張愛玲給我的信件》。台北:聯合文學。
夏濟安、張愛玲譯,1958,《美國散文選》。香港:今日世界出版社。
夏濟安譯,1972,《名家散文選讀》第一卷。香港:今日世界出版社。
夏濟安譯,1972,《名家散文選讀》第二卷。香港:今日世界出版社。
高全之,2011,《張愛玲學》。台北:麥田出版。
桑農,2010,《開卷有緣——桑農讀書隨筆》。台北:秀威資訊科技。
黃淑嫻、宋子江、沈海燕、鄭政恆編,2013,《也斯的五〇年代:香港文學與文化論集》。香港:中華書局。
黃奎元著、漱玉譯,1954,《我控訴》。台北:明華書局。
黃繼持、盧瑋鑾、鄭樹森,1998,《追蹤香港文學》。香港:牛津。
陳子善編,1996,《作別張愛玲》。上海:文匯。
陳子雋,1955,《別時容易見時難》。香港:虹霓出版社。
陳正茂,2011,《五〇年代香港第三勢力運動史料蒐秘》。台北:秀威資訊科技。
陳光興,2006,《去帝國:亞洲作為方法》。台北:行人出版社。
陳紀瀅,1985,《荻村傳》。台北:皇冠出版社。
陳若曦,1982,《陳若曦自選集》。台北:聯經出版社。
陳若曦,2011,《堅持•無悔:陳若曦七十自述》。台北:九歌出版社。
陳芳明,2011,《台灣新文學史》。台北:聯經出版社。
陳映真(許南村),1976,《知識人的偏執》。台北:遠行出版社。
許子東,2011,《張愛玲的文學史意義》。香港:中華書局。
莫渝,2005,《莫渝詩文集Ⅲ》。苗栗縣:苗栗市文化局。
黃英哲編,2010,《許壽裳台灣時代文集)》。台北:台大出版中心。
黃淑嫻、宋子江、沈海燕、鄭政恆編,2013,《也斯的五〇年代:香港文學與文化論集》。香港:中華書局。
梁秉鈞策劃,2008,《書寫香港•文學故事》。香港 : 嶺南大學人文學科研究中心。
梁黎劍虹,1980,《梁寒操與我》。台北:黎明文化。
傅孟麗,1999,《茱萸的孩子》。台北:天下文化。
彭歌,2009,《憶春台舊友》。台北:九歌出版社。
單德興,2009,《翻譯與脈絡》。台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
張誦聖,2001,《文學場域的變遷》。台北:聯合文學。
張新穎,2003,《文學的現代記憶》。台北:三民書局。
張愛玲,1976,《張看》。台北:皇冠。
張愛玲,1991a,《赤地之戀》。台北:皇冠。
張愛玲,1991b,《秧歌》。台北:皇冠。
張愛玲,2001,《流言》。台北:皇冠。
張愛玲、林以亮、宋鄺文美著、宋以朗主編,2010,《張愛玲私語錄》。台北: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張英進、于沛,1987,《現當代西方文藝學探索》。浙江:海峽文藝。
張順洪、孟慶龍、畢健康,1999,《英美新殖民主義》。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廖玉蕙,2007,《文字編織:讓寫作變容易的六章策略》。台北:三民書局。
鄭樹森、黃繼持、盧瑋鑾,1999,《國共內戰時期香港本地與南來文人作品選(一九四五-一九四九年)》。香港:天地圖書。
鄭樹森,2007,《從諾貝爾到張愛玲》。台北:印刻出版有限公司。
劉以鬯,1979,《酒徒》。台北:遠景。
劉以鬯編,1997,《香港短篇小說選 : (五十年代)》。香港:天地圖書。
燕歸來,1950,《新民主在北大》。香港:自由出版社。
燕歸來,1952,《紅旗下的大學生活》。香港:友聯出版社。
燕歸來,1954,《新綠》。香港:友聯出版社。
蔡造珉,2014,《南宮搏著作研究》。台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慕容羽軍,2005,《為文學作證:親歷的香港文學史》。香港:普文社。
盧瑋鑾、熊志琴編著,2014,《香港文化眾聲道1》。香港:三聯書店。
龍驤,1955,《碧蘿情歌》。香港:虹霓。
闕國虯、劉國興,1992,《怎樣寫報告文學》。福建:新華印刷。
殷張蘭熙編,1983,《寒梅》。台北:爾雅出版社。
中國出版科學研究所、中央檔案館編,1995,《中華人民共和國出版史料》(一)。北京:中國書籍出版社。
中國出版科學研究所、中央檔案館編,1996a,《中華人民共和國出版史料》(二)。北京:中國書籍出版社。
中國出版科學研究所、中央檔案館編,1996b,《中華人民共和國出版史料》(三)。北京:中國書籍出版社。
C. Kapa-Myp3a著、徐昌翰等譯,2004,《論意識操縱》(上)(下)。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Carroll, Lewis著、趙元任譯,2000,《愛麗絲漫遊奇境》。台北:經典傳訊文化。
Carroll, Lewis著、青閏譯注,2013,《愛麗絲漫遊仙境》。上海:東華大學出版社。
Emerson, Ralph Waldo著、Doren, Ralph Waldo編、張愛玲譯,1954,《愛默森文選》。香港:天風出版社。
Foucault, Michel, 1975/2003, 劉北成、楊遠嬰譯,《規訓與懲罰》。北京:三聯書店。
Gaddis, John Lewis著、潘亞玲譯,2011,《長和平:冷戰史考察》。上海:人民出版社。
Hauser, Kaspar,1990,《藝術社會學》。台北:雅典出版社。
Irving, Washington著、張愛玲譯, 1955,《無頭騎士》。香港:今日世界出版社。
Jowett, Garth S.& Donnel, Victoria O著、陳彥希, 林嘉玫, 張庭譽譯,2003,《宣傳與說服》。台北:韋伯文化國際出版公司。
Löwenthal, Leo著、甘鋒譯,1961/2012,《文學、通俗文化和社會》。北京:中國人民大學。
Lukacs, Steven著、林葦芸譯,2006,《權力:基進觀點》。台北:商周出版社。
Raelings, Kinnan Marjorie著、張愛玲譯,1953,《小鹿》。香港:天風出版社。
Saunders, F. S.著、曹大鵬譯,2002,《文化冷戰與中央情報局》。北京:國際文化出版公司。
Eagleton, Terry著、文寶譯,1976/1987,《馬克思主義與文學批評》(Marxism and Literary Criticism)。台北:南方。
Tomlison, John著、馮建三譯, 1994,《文化帝國主義》。台北:時報文化。
Escarpit, R.、葉淑燕譯,2004,《文學社會學》。台北:遠流。
Mann, Michael, 1986/1995, 李少軍、劉北成譯,《社會權力的來源》(上)(下)。台北:桂冠圖書。
Mills, C. W., 1956/1994, 王逸舟譯,《權力菁英》。台北:桂冠圖書。
Missner, Marshall, 2003, 張世英、趙敦華譯,《霍布斯》。北京:中華書局。
Nye, Joseph S.著、吳家恆, 方祖芳譯,2006,《柔性權力》。台北:遠流出版社。
Orum, Anthony M. & Dale, John G.,2012,《政治社會學:當代世界的權力和參與》。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Rubin, Andrew N.著、言于馨譯, 2014, 《帝國權威的檔案:帝國、文化與冷戰》。北京:商務印書館。
Swartz, David著、陶東風譯, 1997/2006,《文化與權力: 布迪迪厄的社會學》。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
Thompson, Ewa M.著、楊德友譯,2009,《帝國意識︰俄國文學與殖民主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貴志俊彥、土屋由香、林鴻亦編、李啟彰等譯,《美國在亞洲的文化冷戰》。台北:稻鄉出版社。
Amin, S., 1973, Neo-colonialism in west Africa. New York:Monthly Review Press.
Arndt, Richard T., 2006, The First Resort of Kings : American Cultural Diplomacy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Washington D.C. : Potomac.
Belmonte, Laura Ann , 1996, Defending a Way of Life: American Propaganda and the Cold War, 1945-1959. Dissertation of University Virginia.
Blanchard, William H., 1996, Neocolonialism American style, 1960-2000, Westport, Conn. : Greenwood Press.
Bourdieu, Pierre, 1992/1995, The Rules of Art: Genesis and Structure of the Literary Field. Standford, CA: Standford University Press.
Bourdieu, P.、Johnson, R., 1993, The field of cultural production : Essays on art and literature. Cambridge [Cambridgeshire]:Polity Press.
Caute, D., 2003, The dancer defects : The struggle for cultural supremacy during the cold war.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Chang, Eileen,1959,Fool in the Reeds. Hong Kong: Rainbow Press.
Chen, Lucy H., 1962, Spirit Calling: Tales About Taiwan. Taipei: The Heritage Press.
Chizuru, Saeki(佐伯千鶴), 2007, U.S. Cultural Propaganda in Cold War Japan: Promoting Democracy 1948-1960. Lewiston, N.Y. : Edwin Mellen Press.
Coleman, P., 1989, The liberal conspiracy : The congress for cultural freedom and the struggle for the mind of postwar Europe. New York:Free Press.
Cross, Charles T, 1999, Born a Foreigner: A Memoir of the American Presence in Asia. Boulder Colo.: 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
Divine, Robert A., 1981, Eisenhower and the Cold War. Cary, NC, USA: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Evens, Peter, 1995, Embedded Autonomy: States and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Princeton, N.J. :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Field, D., 2005, American cold war culture. Edinburgh: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Fosler-Lussier, D., 2007, Music divided : Bartók's legacy in cold war culture.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Fraser, Matthew Fraser, 2003, Weapons of Mass Distraction: Soft Power and American Empire. Toronto: Key Porter Books.
Gienow-Hecht, Jessica C.E.& Schumacher, Frank(ed.), 2003, Culture and international history. New York : Berghahn Books.
Hamm, Bernd & Smandych, Russell, 2005, Cultural Imperialism: Essays on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Cultural Domination. Peterborough, Ont. ; Orchard Park, NY : Broadview Press.
Huang, Chun-Sin, 1959, Alice in manialand. Hong Kong : The Green Pagoda Press.
Huang, Chun-Sin, 1960, Letters From China. Hong Kong : Dragonfly Press.
Huang, Kuei-yan, 1954, Now I can tell : the story of a Christian bishop under Communist persecution. New York, Morehouse-Gorham Co.
Ing, Chang Nancy, 1961, New Voices. Taipei: The Heritage Press.
Ing, Chang Nancy, 1963, Green Seaweed and Salted Eggs. Taipei: The Heritage Press.
Ing, Chang Nancy, 1982, Winter Plum : Contemporary Chinese fiction. [San Francisco] : Chinese Materials Center
Jusdanis, Gregory, 1991, Belated Modernity and Aesthetic Culture: Inventing National Culture. Minneapolis :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Lin, Ting, 1959, The pyjama story. Hong Kong: Rainbow Press.
Nieh, Hua-Ling, 1962, Eight Stories by Chinese Women, Taipei: The Heritage Press.
Nkrumah, Kwame, 1965, Neo-colonialism : the last stage of imperialism, London : Nelson.
Osgood, Kenneth Alan, 2006, Total Cold War : Eisenhower's secret propaganda battle at home and abroad. Lawrence: University Kansas.
Passerini, Luisa, 1987, Fascism in Popular Memory: The Cultural Experience of the Turin Working Class. Cambridge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oggi, Gianfranco, 2001, Forms of Power. Cambridge : Polity Press ; Malden, MA : Blackwell Publishers.
Pomeroy, William, 1970, American Neocolonialism: Its Emergence in the Philippines and Asia, New York : International Publishers.
Saunders, F. S., 1999, Who paid the piper? : The cia and the cultural cold war。London:Granta Books.
Saunders, F. S., 2000, The cultural cold war : The CIA and the world of arts and letters. New York:New Press : Distributed by W.W. Norton & Co.
Scott-Smith, Giles; Krabbendam, Hans, 2003, The cultural Cold War in Western Europe, 1945-1960, London ; Portland, OR : F. Cass.
Schiller, Herbert, 1976, Communication and cultural domination, Random House.
Schwartz, Richard A., 1998, Cold War culture : media and the arts, 1945-1990, New York: Facts on Files.
Taire, Lucien, 1957, Shanghai episode : the end of Western commerce in Shanghai. Hong Kong: Rainbow Press.
Whitfield, Stephen J., 1991, The culture of the cold war, Baltimore :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Woddis, Jack, 1967, An introduction to neo-colonialism, London, : Lawrence & Wishart.
United States Information Agency,19??, The Agency in Brief, Washington, D.C.: United States Information Agency.
Wagnleitner, Reinhold, 1994, Coca-colonization and the Cold War : the cultural mission of the United States in Austria after the Second World War. Chapel Hill :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
Wang, Te-Chen, 1961, Ladies of teh Tang : 22 classical Chinese stories. Taipei : Heritage Press.
Wu, Lucian. 1961, New Chinese Stories. Taipei : Heritage Press.
Wu, Lucian, 1962, New Chinese Writing. Taipei: The Heritage Press.
Yen, Maria, 1954, The umbrella garden : a picture of student life in Red China. Hong Kong : Union Press.
Yu, Kwang-chung, 1960, New Chinese Poetry. Taipei: The Heritage Press.
Zolberg, Vera L, 1990, Constructing a Sociology of the Arts. Cambridge ; New York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仲本和彥,2008,《アメリカ國立公文書館 徹底ガイド》。東京:凱風社。
貴志俊彥、土屋由香,2009,《文化冷戰の時代──アメリカとアジア》。東京:國際書院。



2.專書論文
水晶,1973,〈蟬:夜訪張愛玲〉。頁7-26,收錄於水晶著,《張愛玲的小說藝術》。台北:大地。
王德威,1999,〈重讀張愛玲的《秧歌》與《赤地之戀》〉。頁135-157,收錄於楊澤編,《閱讀張愛玲:國際研討會論文集》。台北:麥田。
古遠清,2012,〈國民黨中央黨部為什麼不認為《秧歌》是反共小說〉。頁709-718,收錄於林幸謙編,《張愛玲:傳奇、性別、系譜》。台北:聯經。
余光中,2006,〈愛彈低調的高手──遠悼吳魯芹先生〉。頁15-23,收錄於吳魯芹著,《低調淺彈-瞎三話四集》。台北:九歌出版社。
吳翎君,2012,〈冷戰初期洛克菲勒基金會對台灣的援助〉。頁109-131,收錄於貴志俊彥、土屋由香、林鴻亦編、李啟彰等譯,《美國在亞洲的文化冷戰》。台北:稻鄉出版社。
周瘦鵑,1943,〈寫在《紫羅蘭》前頭〉。頁31,收錄於金宏達編,《回望張愛玲:昨夜月色》。北京:文化藝術。
呂正惠,1995,〈中國新文學傳統與現代台灣文學〉。頁188-190,收錄於呂正惠著,《戰後台灣文學經驗》。台北:新地。
林鴻亦,2012,〈美援下的台灣廣播產業與國民黨政府的對外宣傳〉。頁135-157,收錄於貴志俊彥、土屋由香、林鴻亦編、李啟彰等譯,《美國在亞洲的文化冷戰》。台北:稻鄉出版社。
夏志清,1973,「張愛玲的小說藝術」序。頁1-9,收錄於水晶著,《張愛玲的小說藝術》台北:大地。
夏志清,1991,〈張愛玲〉,《中國現代小說史》,頁397-432。台北:傳記文學。
單德興,2009,〈冷戰時代的美國文學中譯-今日世界出版社之文學翻譯與文化政治〉。頁117-157,收錄於單德興著,《翻譯與脈絡》。台北:書林。
殷允芃,1996,〈訪張愛玲女士〉。頁153-166,收錄於蔡鳳儀編,《華麗與蒼涼:張愛玲紀念文集》。台北:皇冠。
陳子善,2012,〈范思平,還是張愛玲?:張愛玲譯《老人與海》新探〉。頁379-394,收錄於林幸謙主編,《張愛玲:傳奇.性別.系譜》。台北:聯經。
康來新,1999,〈對照記──張愛玲與《紅樓夢》〉。頁29-58,收錄於楊澤編,《閱讀張愛玲:國際研討會論文集》。台北:麥田。
郭士,1963,〈「自由出版社」滄桑史〉。頁73-100,收錄於陳正茂,《五〇年代香港第三勢力運動史料蒐秘》。台北:秀威資訊科技。
張誦聖,2011,〈台灣冷戰年代的「非常態」文學生產〉。頁17-38,收錄於陳建忠主編,《跨國的殖民記憶與冷戰經驗:台灣文學的比較文學研究》。新竹市:清大台文所。
劉以鬯,1994,〈五十年代初期的香港文學〉。頁1-14,收錄於陳炳良編《香港文學探賞》。台北:書林出版社有限公司。
劉紹銘,1967,〈懷濟安先生〉。頁77,收錄於夏濟安先生紀念集編印委員會編,《永久的懷念》。台北:夏濟安先生紀念集編印委員會。
盧瑋鑾,1998,〈香港文學研究的幾個問題〉。頁57-75,收錄於黃繼持、鄭樹森、盧瑋鑾編,《追跡香港文學》。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鄭樹森,1998,〈遺忘的歷史•歷史的遺忘──五、六十年代的香港文學〉。頁1-9,收錄於黃繼持、鄭樹森、盧瑋鑾編,《追跡香港文學》。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魏紹昌,1996,〈在上海的最後幾年〉。收錄於季季、蕭關鴻編,《永遠的張愛玲:弟弟、丈夫、親友筆下的傳奇》。上海:學林。
羅久蓉,1999,〈張愛玲與她成名的年代(1943-1945)〉。頁117-133,收錄於楊澤編,《閱讀張愛玲:國際研討會論文集》。台北:麥田。
Burger, Peter著、周憲譯,2003,〈文學體制與現代化〉。頁70-84,收錄於《激進的美學鋒芒》。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Gienow-Hecht, J. C. E., 2003, ”How good are we? Culture and the cold war”Pp269-299 in The Cultural Cold War in Western Europe 1945-1960, edited by Giles Scott-Smith& Hans Krabbendam.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Goonatilake, Susantha, 2005, “Cultural Imperialism: A Short History, Future, and a Postscript from the Present”. Pp33-51 in Cultural Imperialism: Essays on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Cultural Domination, edited by Bernd Hamm and Russell Smandych, Peterborough, Ont. ; Orchard Park, NY : Broadview Press.
Hamm, Bernd, 2005, “Cultural Imperialism: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Cultural Domination”. Pp18-30 in Cultural Imperialism: Essays on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Cultural Domination. Peterborough, Ont. ; Orchard Park, NY : Broadview Press.
Monod, David, 2003, “He is a Cripple an’ Needs My Love: Porgy and Bess as Cold War Prapoganda ”. Pp300-312 in The Cultural Cold War in Western Europe 1945-1960, edited by Giles Scott-Smith& Hans Krabbendam.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Oyen, Meredith, 2010, “Communism, Containment and the Chinese Overseas”. Pp59-94 in The Cold War in Asia, edited by Zheng Yangwen , Hong Liu ,and ,Michael Szonyi. Boston: Leiden.
Sarikakis, Katharine, 2005, “Legitimating Domination: Notes on the Changing Faces of Cultural Imperialism”. Pp80-92 in Cultural Imperialism: Essays on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Cultural Domination, edited by Bernd Hamm and Russell Smandych, Peterborough, Ont. ; Orchard Park, NY : Broadview Press.
Wilford, Hugh, 2003, “Calling the Tone? The CIA, the British Left and the Cold War”. Pp41-52 in in The Cultural Cold War in Western Europe 1945-1960, edited by Giles Scott-Smith& Hans Krabbendam.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W. Scott Lukas, 2003, ”Beyond Freedom, Beyond Control: Approaches to Culture and the State-Private Network in the Cold War ”Pp53-72 in The Cultural Cold War in Western Europe 1945-1960, edited by Giles Scott-Smith& Hans Krabbendam.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谷川建司,2012,〈美國政府與好萊塢電影產業的相互依存關係〉。頁45-64,收錄於貴志俊彥、土屋由香、林鴻亦編,《美國在亞洲的文化冷戰》。台北:稻鄉出版社。
土屋由香,2012,〈美國新聞總署公關宣傳活動的「民營化」〉。頁25-44,收錄於貴志俊彥、土屋由香、林鴻亦編,《美國在亞洲的文化冷戰》。台北:稻鄉出版社。
三澤真美惠,2012,〈美國新聞總署和台灣「自由」電影陣營的形成〉。頁85-107,收錄於貴志俊彥、土屋由香、林鴻亦編,《美國在亞洲的文化冷戰》。台北:稻鄉出版社。
小林聰明,2012,〈韓戰期間聯合國軍的俘虜教育計畫〉。頁183-205,收錄於貴志俊彥、土屋由香、林鴻亦編,《美國在亞洲的文化冷戰》。台北:稻鄉出版社。

3.期刊論文
王晉民,1998,〈論有香港特色的現代主義文學思潮──兼談「綠背」文化〉。《香港文學》162。
王梅香,2014,〈台灣文學作為作品社會學研究對象的發展與可能〉。《社會分析》9:111-149。
丘彥明,1984,〈張愛玲在台灣:訪王禎和〉。《聯合文學》29:95-102。
沈慶利、趙小娜,2012,〈張愛玲不怕“抄襲”?——《半生緣》與《普漢先生》對照閱讀之一〉。《世界華文文學論壇》1。
周子強,1954,〈秧歌〉。《自由中國》11(8):30-31。
邱素雲,2000,〈作文加油站:作文題型〉。《明道文藝》294。
南郭(林適存),1985,〈香港的難民文學〉。《文訊》20:32-37。
姚人多,2002,〈傅柯的工具箱:權力篇〉。《當代》175:70-95。
洪儀真,2014,〈以創作的社會過程解析藝術作品:啟發與限制〉。《社會分析》9:45-85。
夏志清,1957a,〈張愛玲的短篇小說〉。《文學雜誌》,2:4。
夏志清,1957b,〈評「秧歌」〉。《文學雜誌》,2:6。
麥樂文,2012,〈館藏精粹:劉以鬯《星嘉坡故事》〉。《香港文學通訊》111。
孫立川,2006,〈張愛玲的文學年表〉。《明報月刊》,42。
許俊雅,2003,〈回首話當年(下):論夏濟安與《文學雜誌》〉。《華文文學》54。
陳紀瀅,1950,《荻村傳》(一)--(續完),《自由中國》2(7)--3(8)。
陳紀瀅,1955,〈泛論五四及新文藝運動〉,《文藝創作》49。
陳逸淳,2014,〈作品社會學是否可能?一個理論性的初探〉。《社會分析》9:87-109。
陳紀瀅,1987,〈《荻村傳》翻譯始末──兼記張愛玲〉。《聯合文學》29:92-94。
陳芳明,2011,〈台灣的族群飄移與民國記憶〉。《傳記文學》99:4。
陳建忠,2011,〈「流亡」在香港:重讀張愛玲的「秧歌」與「赤地之戀」〉。《台灣文學研究學報》,13:275-311。
陳建忠,2012,〈「美新處」(USIS)與台灣文學史重寫:以美援文藝體制下的台、港雜誌出版為考察中心〉。《國文學報》52:211-242。
陳國球,2006,〈香港五、六十年代現代主義運動與李英豪的文學評論〉。《中外文學》34(10):7-42。
彭瑞金,2008,〈台灣文學亟需台灣觀點的外譯計畫〉。《文訊》274。
區志堅、侯勵英,2001,〈香港浸會大學圖書館友聯資料介紹〉。《近代中國史研究通訊》31:92-101。
黃靜,2002,〈流行文化王國之崛起—環球出版社創辦人羅斌的傳奇故事〉。《七彩都會新潮:五、六十年代流行文化與香港電影》。
單德興,2012,〈齊邦媛教授訪談:翻譯面面觀〉。《翻譯論叢》5:1。
單德興,2013,〈余光中教授訪談:翻譯面面觀〉。《翻譯論叢》6:2。
虞君質,1954,〈五四以來中國文藝思潮之批判〉,《文藝創作》37。
趙友培,1951,〈五四的新評論〉,《文藝創作》1。
趙綺娜,2001,〈美國政府在台灣的教育與文化交流活動(一九五一至一九七〇)〉。《歐美研究》31(1):79-127。
趙綺娜,2011,〈觀察美國──台灣菁英筆下的美國形象與教育交換計畫,1950-1970〉。《台大歷史學報》48:97-163。
趙稀方,2006,〈五十年代的美元文化與香港小說〉。《二十一世紀雙月刊》98:87-96。
梅家玲,〈夏濟安、《文學雜誌》與台灣大學──兼論台灣「學院派」文學雜誌及其與「文化場域」和「教育空間」的互涉〉《台灣文學研究集刊》創刊號(2006.02),頁61-102。
傅麗玉,2006,〈美援時期台灣中等科學教育發展 (1951-1965)〉。《科學教育學刊》14(3):333-380。
楊昌年,2002,〈百年僅見一星明-析評張愛玲中篇〈秧歌〉。《書評》56:15。
蔡登山,2003,〈張愛玲與許地山的相遇〉。《歷史月刊》181:63-69。
蔡登山,2013,〈洋才子姚克一生漂泊:「開卷有得」之五〉。《全國新書月刊》174:24-28。
「徵稿簡則」,1954,《自由中國》10:4。
譚光磊,2011,〈台灣文學外譯與大眾出版〉。《台灣文學館通訊》32。
龍應台,1985,〈一支淡淡的哀歌:評張愛玲的《秧歌》〉。《新書月刊》16:45-47。
Charles K. Armstrong, 2003, ” The Cultural Cold War in Korea, 1945-1950”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Vol.62, No.1 pp71-99
Koshy Susan, 1991, “From Cold War to Trade War: Neocolonialism and Human Rights”, Social Text, No. 58 (Spring, 1999), pp. 1-32.
若松大祐,2007,〈美國研究在亞太地區:戰後日本的國際學術交流〉。《思與言》45:2。

4.會議論文
王梅香,2013,〈麥加錫與美新處在台灣的文化冷戰〉。論文發表於「媒介現代:冷戰中的台港文藝學術研討會」,台南:國立成功大學人文社會科學中心、國立台灣文學館,2013年5月22-23日。
蔡明諺,2013,〈製作豐年:美國在台灣農村的文化宣傳策略〉。論文發表於「媒介現代:冷戰中的台港文藝學術研討會」,台南:國立成功大學人文社會科學中心、國立台灣文學館,2013年5月22-23日。
應鳳凰,2013,〈1950年代香港美援機構與文學生產──以「今日世界」及「亞洲出版社」為例〉。論文發表於「一九五〇年代的香港文學與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香港:嶺南大學,2013年5月21-23日。

5.博、碩士論文
安後暐,1998,《美援對台灣職業教育的影響(民國三十九-五十四年)》(台北:台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
李惠珍,1995,《美國小說在台灣的翻譯史》(台北:輔仁大學翻譯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義男,1970,《美新處「學生英文雜誌」內容分析:該刊傳播目的與技術之探討》(台北: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麗玲,1994,《五〇年代國家文藝體制下台籍作家的處境及其創作初探》(新竹: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果顯,2009,《一九五〇年代反攻大陸宣傳體制的形成》(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
林純秀,2008,《冷戰現代性的國族╱性別政治:《今日世界》分析》(台北: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文萍,1995,〈英語戲劇在台灣:一九四九至一九九四年〉(台北:輔仁大學翻譯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封德屏,2008,《國民黨文藝政策及其實踐(1928~1981)》(新北市: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班博士論文)。
黃怡菁,2005,《《文藝創作》(1950-1956)與自由中國文藝體制的形構與實踐》(新竹:國立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文華,1997,《一九五〇至一九七〇年代台灣家庭計畫:醫療政策與女性史面向的探討》(新竹:國立清華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其昌,1996,《戰後(1945-1959)台灣文學發展與國家角色》(台中:東海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明諺,2008,《一九五〇年代台灣現代詩的淵源與發展》(新竹: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羅森棟,1970,《傳播媒介塑造映像之實例研究》(台北:嘉新水泥文化基金會)。
賴慈芸,1995,〈飄洋過海的謬思:美國詩作在台灣的翻譯史)〉(台北:輔仁大學翻譯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簡弘毅,2002,《陳紀瀅文學與五〇年代反共文藝體制》(靜宜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鍾瀚樞,2005,《一九五〇年代台灣的美援教育計畫》(東海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Sussex Barbara, 2002, “Encounter: Forming a Euro-American Cultural Bloc?”, Thesis of University of Birmingham. in The Cultural Cold War in Western Europe 1945-1960, edited by Giles Scott-Smith& Hans Krabbendam.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6.報紙文章
王德威,1994年3月18日,〈五十年代反共小說新論:一種逝去的文學?〉。《聯合報》,第37版。
白先勇,2012年3月12日,〈《現文》憶往──《現代文學》的資金來源〉。《聯合報》,D3版。
本報訊,1954年4月7日,〈艾森豪演說要點〉。《聯合報》,第2版。
本報訊,1955年3月10日,〈出版消息〉。《聯合報》,第6版。
本報訊,1965年2月14日,〈廣播教育電視台 改白天播出〉。《聯合報》,第2版。
何凡,1970年4月7日,〈文藝也該輸出(下)〉。《聯合報》,第9版。
余光中,1961年1月11日,〈莊萊德夫婦宴我國詩人〉。《聯合報》,第2版。
余光中,1961年1月19日,〈「中國新詩選」譯後〉。《聯合報》「聯合副刊」,第7版。
余光中,1983年8月25日,〈愛彈低調的高手:遠悼吳魯芹先生〉。《中國時報》「人間副刊」,第8版。
余光中,2002年12月4日,〈前賢與舊友〉。《聯合報》「聯合副刊」,第39版。
社論,1959年5月4日,〈讓人性和理性照亮我們 紀念「五四」的四十週年〉。《聯合報》,第2版。
易金,1959年2月24日,〈幕前冷語 人性的修正主義與文學創作〉。《聯合報》,第2版。
思果,1977年12月24日,〈翻譯漫談──讀諾克斯論翻譯〉,《聯合報》「聯合副刊」,第12版。
桑魯卿(劉紹銘),1980年12月28日,〈台灣小說論文集〉。《聯合報》,第8版。
夏志清著、歐陽子譯,1981年2月22日,〈時代與真實「台灣小說研討會」
結語〉。《聯合報》,第8版。
陳子善。2011/7/31。〈坐忘齋主姚克〉,《蘋果日報》。網址: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pplement/columnist/art/20110731/15479137取用日期:2015年1月31日。
陳若曦,2011年11月12日,〈誰要辦《現代文學》?〉。《聯合報》,D3版。
楊牧,2006年12月6日。〈聯副推薦散文:翻譯的事〉《聯合報》,E7版。聯合
副刊。
陳紀瀅,1974年11月18日,〈「荻村傳」英、日文版出版經過〉。《聯合報》,第12版。
董橋,2010年8月15日,〈小說人生:半生緣〉。《蘋果日報》,第12版。要聞港聞。
廖之韻記錄整理,2006年8月17日,〈夏濟安 吳魯芹 林以亮 當代作家看典藏散文〉,《聯合報》「聯合副刊」,第E7版。
歐陽子,2012年3月13日,〈關於《現代文學》創辦時期的財務及總務〉。《聯合報》,D3版。
應鳳凰,2000年8月14日,〈書市觀察:填補失憶的文學譜系,五〇年代重點出版品伺機再起〉。《聯合報》,第41版。
傅建中,1998年10月24日。〈USIA與台灣的文化發展〉。《中國時報》,第13版。

7.電子媒體
印度政府內政部,2014。http://www.censusindia.gov.in/,取用日期:2014年12月2日。
亞洲基金會網站,2014。http://asiafoundation.org/about/,取用日期:2014年2月 8日。
美國外交部外交研究和訓練協會口述歷史資料(The Foreign Affairs Oral History Collection of the Association for Diplomatic Studies and Training),2013。http://www.library.georgetown.edu/dept/speccoll/cl999.htm,取用日期:2013年3月13日下載。
李婉薇,2013,〈落花流水兩心知 ──記一九四〇及五〇年代香港廉紙小說生產與流通國際學術研討會〉。http://sumzaai.blogspot.tw/2013/12/blog-post.html,取用日期2014年6月25日。
許定銘,2012a,〈三毫子小說〉。http://hongkongcultures.blogspot.tw/2012/05/blog-post_3162.html,取用日期2014年6月10日。
許定銘,2012b,〈從三毫到四毫〉,香港文化資料庫。http://hongkongcultures.blogspot.tw/2012/05/blog-post_12.html,取用日期2014年6月25日。
許定銘,2014,〈一筆橫跨五十年〉。http://hongkongcultures.blogspot.tw/2014/05/blog-post_22.html,取用日期2014年6月10日。
符立中,2007,〈向左走向右走:從左傾到反共的張愛玲〉,《自由時報》自由副刊。http://www.libertytimes.com.tw,取用日期2013年6月2日。
莊紫容,2002,〈談戰後第二代作家之六:鍾肇政專訪(九)〉。http://literature.ihakka.net/hakka/author/zhong_zhao_zheng/zhao_author/zhao_movie/zhao_tape/tape_9.htm,取用日期2014年1月7日。
劉乃濟(燕青),2012,〈二十世紀中期香港周刊的特色〉。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1421711031_7_1.html,取用日期2014年6月25日。
劉自然事件,http://km.moc.gov.tw,取用日期2014年11月18日。
Zhi Liang, Yafeng Xia, Ming Chen, 2012, “Recent Trends in the Study of Cold War History in China”。http://www.wilsoncenter.org,取用日期2013年3月13日。
The Green Pagoda Press(青塔出版社),2014, http://www.gpp.com.hk/printing_aboutus.htm,取用日期2014年11月11日。

8.其他
何文欣,2002,〈台灣地區的「二十世紀主流美國文學研究」〉,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計畫。
美國國家檔案局檔案(簡稱NARA)RG84與RG306檔案。
美國新聞總署(USIA)出版品:
The Agency in Brief 1970
U.S. Information Agency: The Review of Operations(July1-December31, 1956)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